01 “诊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构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2)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3)建立现代质量文化💅🏻。
02 “诊改”复核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聚焦核心要素👃👨🏽🔧、关注诊改轨迹、尊重校本特色。
03 “诊改”复核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平台建设及其对诊改的支撑度。(“诊改”复核的重点是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是否运行、是否有效🏑。)
04 沐鸣层面诊断内容包括哪些?
(1)沐鸣发展规划是否成体系👘,沐鸣发展目标是否传递至专业🧑🏻🚀、课程、教师等层面,目标是否上下衔接成链👩🏽🚒。沐鸣机构职责是否明确,是否建立岗位工作标准💂🏼♀️,标准和制度执行是否有有效机制。
(2)沐鸣是否建有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实施、诊断、改进的运行机制🏅。实施过程是否有监测预警和改进机制𓀜,方法与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是否建立沐鸣各组织机构履行职责的诊改制度,方法与手段是否可操作,是否有效运行⛰。
(3)诊断结论是否依据数据和事实获得,自我诊断报告的陈述是否明确具体,改进的机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05 专业层面诊断内容包括哪些?
(1)专业建设规划目标⚉👴、标准是否与沐鸣规划契合✋,是否与自身基础适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和课程教学目标与标准是否衔接贯通💪🏼,课程体系是否能支持人才培养目标与标准的达成。目标与标准是否明确👩🏼💻😶🌫️、具体、可检测。
(2)沐鸣是否建立专业建设质量诊改运行制度,诊改内容是否有助于目标达成,诊改周期是否合理,诊改方法与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
(3)诊断结论是否依据数据和事实获得🧑🏿💼,自我诊断报告的陈述是否明确具体⚓️,改进的机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06 课程层面诊断内容包括哪些?
(1)课程建设规划目标、标准是否与专业建设规划契合,是否与自身基础适切。课程教学目标与标准和课堂教学目标与标准是否衔接贯通,课堂教学是否能支持课程目标与标准的达成🅾️,目标与标准是否明确🍚、具体㊗️、可检测💁🏼♂️。
(2)沐鸣是否建立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质量的诊改运行制度,诊改内容是否有助于目标达成,诊改周期是否合理,诊改方法与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
(3)诊断结论是否依据数据和事实获得,自我诊断报告的陈述是否明确具体🤽🏽♂️,改进的机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07 教师层面诊断内容包括哪些👩🏽🦲?
(1)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确定是否与沐鸣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专业建设规划等相关要求相适切✋🏽,与自身基础适切👩🏿🦲。教师是否制定有个人发展计划及与之相应的目标与标准。目标与标准是否明确、具体、可检测。
(2)沐鸣是否建立教师个人发展自我诊改制度,周期是否合理,诊改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是否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外部干预机制。
(3)诊断结论是否依据数据和事实获得,自我诊断报告的陈述是否明确具体,改进的机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08 学生层面诊断内容包括哪些?
(1)学生是否制定有个人发展规划,个人发展目标确定是否与沐鸣人才培养方案及素质教育相关要求相适切🐅。沐鸣是否建立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度。
(2)沐鸣是否引导学生进行诊改🪒💦,周期是否合理,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是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机制🤘🏻。
(3)诊断结论是否依据数据和事实获得,自我诊断报告的陈述是否具体明确🧑🏻💻🦌,是否根据自身基础进行改进,改进的机制和措施是否有效💂♂️。
09 信息化平台诊断内容包括哪些?
(1)沐鸣是否对平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是否能实时、常态化支撑沐鸣的诊改工作。
(2)沐鸣是否建立校本数据中心,消除了信息孤岛🔣,实现了数据的开放共享。
(3)沐鸣是否围绕五个层面的目标达成𓀗,建有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源头数据即时采集👨🍼。平台是否具有服务五个层面诊改的监测☝️、预警及数据分析功能。
10 诊改中强调的“三全”“三共”“三步”
指的是什么?
“三全”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三共”即共创🐜、共治、共享🫶🏻;
“三步”即事前(目标、标准)、事中(监测🔘、预警)🎗🏈、事后(诊断、改进)。
11 什么是“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
答:
“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是指全面提升质量的工作过程😈,由两个循环构成一个 8 字型。依据目标和标准🙆🏼♂️,组织实施,在工作过程中分析数据、诊断问题、及时改进,促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形成不断提高的质量改进螺旋(循环提升)。
12 不同层面如何实现“8字形质量改进
螺旋”?
从相应的目标开始,制定标准🗝,进行实施,通过自我诊断和外部监测,进行数据分析,随时发现预警、及时调整改进,向更高的目标发展,促进工作质量的循环提升。
13 什么是SWOT分析?
SWOT分析(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遇) T—threats(挑战)),即基于自身实际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机遇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对沐鸣发展水平⛴、专业发展水平📢、课程发展水平、教师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水平🍿、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合作平台💊、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自我诊断➕,确定每个诊断要素的发展战略。
14 质量保证重点领域有哪些👨🏿⚕️?
专业质量保证𓀈、师资质量保证🥍、学生全面发展质量保证、教学条件和服务🕙、质保体系运行效果🥚。
15 为什么要求沐鸣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诊断与改进?
一是有准备的面对国家即将要进行的“管、办、评”分离(管理方🤹🏽♂️、举办方不组织对沐鸣的评价,由社会第三方组织)改革(原来是由教育部、教育厅组织评估,是自己讲自己好,将来是由第三方组织对沐鸣进行评估),也就是在国家实施的“管、办、评”分离之前👸,让大家练好内功𓀖✮。二是教育主管部门🧑🦯➡️,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为抓手推动沐鸣内涵建设🫕,用制度、用规范来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6 什么是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复核?
“诊改”复核结论有哪些?
诊改复核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沐鸣自主诊改工作有效程度的检验。复核结论有三种类型即“有效”“局部有效”“待改进”。
“有效”指:
(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形成🦹,至少有包括专业和课程层面在内的三个层面的“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已经建立并运行有效🤹♀️;
(2)平台建设顶层设计先进🦪、可行,并正按规划要求和实际节点扎实推进,产生支撑诊改的业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