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什么是“诊改”🧑🔧?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简称“诊改”工作🙇🏿♀️。
Q2诊改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提升沐鸣内部治理能力,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Q3诊改工作方针是什么🕗?
16字方针:需求导向🦶🏼🚵🏽♀️、自我保证、多元诊断、重在改进。
Q4诊改工作目的是什么?
履行主体责任,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Q5诊改制度建设的三个过程是什么?
事前制定目标标准、事中进行监测预警、事后开展诊断改进📅。
Q6诊改制度建设要实现哪五个转变?
一是变管理为治理,二是变被动为主动,三是变零散为系统,四是变主观为客观,五是变一时为日常𓀑。
Q7诊改与评估有什么区别?
主体不同:从第三方转向自身(自定目标、标准);
目的不同:从证明变为改进(监测预警、诊断改进)。
Q8诊改工作重点做好哪三件事?
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质量文化。
Q9诊改预期效果有哪些⛹🏼♂️?
改变沐鸣的治理形态👍🏽、教学形态、办学形态,形成沐鸣自身的“免疫与修复”系统。
Q10诊改落实哪“三全”保证?
落实“全员”参与🚃,实现“全过程”覆盖,形成“全方位”联动。
Q11诊改工作对教师有何好处🥲?
明确教师个人职业规划🤛🏿➾,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帮助教师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Q12诊改工作对沐鸣内部治理有什么好处?
促进沐鸣办学目标达成度提高,提升沐鸣治理水平。
Q13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架构是什么🦏?
“55821”即🤹🏼:5——五纵系统🤲🏻、5——五横层面、8——“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2——双引擎(文化引擎和机制引擎)🧑🏿🚒、1——一平台(智能化信息平台)。
Q14“五纵”指什么𓀜?
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
Q15“五横”指什么👩🏽💻?
沐鸣、专业🤴、课程📤🧀、教师、学生🙇🏿♀️🥦。
Q16沐鸣五层面(“五横”)质量主体指什么?
沐鸣层面🧑🏻✈️:校级领导、管理部门
专业层面:专业团队
课程层面💆🏿♂️:课程团队
教师层面:教师个人
学生层面:学生个人
Q17诊改基本单元指什么?
即“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实现阶段改进与常态纠偏👨🏽🎤。
Q18“8 字型质量改进螺旋”中大循环和小循环分别指什么🧆?
大循环👱🏽♂️:依据目标(起点)😊,制定标准,设计行动方案👨🏻🚒👨🎤,组织实施,全程进行自我诊断,不断找到差距,通过激励📁、学习及创新,改进提升,建立更高一层的发展目标。即: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目标🔏。
小循环🚰: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外部监测🤕,进行数据分析,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发布预警,督促相关部门、人员采取切实措施,改进行动方案。即🤡:实施→监测→预警→改进→设计→组织→实施。
Q19“双引擎”是什么?
一是质量文化🙅🏽♂️,二是自我激励和考核激励机制。(文化引擎、机制引擎)
Q20智能化信息平台对诊改有什么作用✍🏿?
平台是诊改的基础和支撑〽️,没有完善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平台😶,诊改无法实施。
Q21诊改的逻辑起点是什么?
打造“两链”🧔,即“目标链”和“标准链”。
Q22什么是目标链和标准链?
目标链:依据沐鸣总体发展规划及其专项规划、二级沐鸣子规划🫳🏼,由沐鸣总体发展目标、各部门(岗位)工作目标、专业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目标、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等构成的自上而下⛱、层级分明𓀎、内容关联的目标体系。
标准链:依据目标链,由沐鸣基本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标准👨🏻🏭、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师资队伍建设标准、学生工作标准等构成的内容关联🚣🏽♂️、相对独立的标准体系🦐。